孕妈咪开始听古典音乐建议用耳机等传声器贴肚听(音量要捂住耳朵刚好可以听清楚),每天3至6遍,保证孕期每首曲子可以超过200遍,其中《56月胎儿启蒙古典音乐》在整个孕期的睡觉期间都可以听。听英德俄日法韩西阿8国速读外语(在大脑中建立相应国家的语言区,6月胎儿到6月婴儿是建立多国母语音素的最佳敏感期,)、故事、成语、数学化学口诀、子宫对话等4-6小时。或者用无磁传声器贴肚听(普通耳机可以垫一点海绵离开1-2cm或放在辐射服外),听外语等时,用外放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避免环境噪音。 莫扎特、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比较舒缓的古典音乐,即使在睡觉时也能优化胎儿脑电波做梦可提高智商30%。 胎儿的大脑能记住反复听到的声音,建立绝对音感,所以一定要听最好的音乐和最地道的语言发音。 56月胎儿启蒙古典音乐70分钟(点击直接下载wav高保真)---- 或加孕妇QQ交流群:88546470送音乐光照胎教工具和更多资料下载 QQ 800045670
78月胎儿成长古典音乐60分钟-](点击直接下载wav高保真)---
910月胎儿智慧古典音乐70分钟](点击直接下载wav高保真)----
莫扎特奏鸣曲明显提高时空判断力 26名大学生听莫扎特奏鸣曲连续4天,另外26名大学生听赫里普.格拉斯的音乐,结果前者的时空测验分比后者增加62%。这就是所谓莫扎特效应。神经细胞联系以40Hz的同步振荡作为公共载波子。莫扎特音乐和神经细胞40Hz同步振荡可能有共鸣作用。 上述结果也在动物实验上得到进一步验证,有人把110只大鼠分成4组,每组20或30只。一组从宫内到生后60天听莫扎特奏鸣曲,一组听格拉斯音乐,一组听白色噪音,另一组养在沉静环境中。动物行为测定结果发现,第一组大鼠在完成空间迷津能力上明显快于其他3组,错误也较少,这有力证明了听莫扎特奏鸣曲的功效。 研究还发现,婴儿对莫扎特音乐的节奏、旋律及和谐的特性有无意识反应。这些特性使孩子以后更容易了解时间、空间和序列技能等关系,这些能力对精通科学、数学以及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很重要。研究也揭示了对音高的良好区分,有利于区分音素,这可能和朗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关。 爱因斯坦1939年谈论音乐最爱莫扎特和巴赫 大约10年之后,又有一家杂志社给爱因斯坦寄来一份较有深度的关于音乐问题的调查表,询问他的音乐爱好。这一次爱因斯坦作了较为详尽的回答。由于问题表原稿已经遗失,只留下了一些残留的片段。但从爱因斯坦的片段回答中我们还是可以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提出的问题。爱因斯坦在回信上标明的时间,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回答是填写在1939年: 一、我喜爱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和一些意大利以及英国老作曲家的作品。我对贝多芬的兴趣要差得多,但我很喜次舒伯特。 二、很难说巴赫和莫扎特哪个更能吸引我。我并不是在音乐中寻求逻辑。总的来说,我全凭直觉,对音乐理论一无所知。如果我不能凭本能抓住一部作品的内在统一(结构),那我就不会喜欢这部作品。 三、我一向认为亨德尔的音乐很好,甚至达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但他的音乐还是有一点儿浅薄。我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戏剧性过浓,个性过强。 四、我也很喜欢舒伯特,因为他表达感情的能力很强,并且在旋律创作方面颇具才力。但他几部篇幅较大的作品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缺陷,这使我感到困惑不解。 五、舒曼篇幅较小的作品对我颇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很有独到之处,感情充沛,但他在形式上显得比较平庸,使我不能充分地欣赏。我认为门德尔松很有天才,但似乎缺乏深度,因而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庸俗。 六、我认为勃拉姆斯的几首歌曲和几部室内乐作品很有价值,其音乐结构也同样有价值。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我看来好象都缺乏一种内在的说服力。我不明白写这种音乐有什么必要。 七、我赞赏瓦格纳的创作能力,但我认为他的音乐作品在结构方面有欠缺,这是颓废的标志。另外我认为他的音乐风格使我不可名状地感到咄咄逼人。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我听起来都感到厌恶。 八、我认为理查德施特劳斯天资过人,但他缺乏意境美,只对表面效果感兴趣。我并不是说我对所有的现代音乐都不喜爱。我认为德彪西的音乐纤巧多彩,但结构上有缺陷。这种音乐无法激起我的强烈热情。 1950年谈论现代音乐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派音乐总的说来对爱因斯坦毫无吸引力。但爱因斯坦对恩斯特布洛克却很尊重。1950年11月15日,他可能应人所求用英文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对现代音乐所知甚微,但有一点我确信不疑:真正的艺术应该产生于创造力丰富的艺术家心中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激情。在恩斯特布洛克的音乐中我能够感受到这股激情,这在后来的音乐家中是少有的。 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执著的小提琴、钢琴演奏者 2005年5月21日下午,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的弧形舞台上,温暖朦胧的灯光投射在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的外国人身上,他们斜偏的下巴夹着闪烁木器光泽的小提琴,一张一弛的右手拉出饱满圆润的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这里即将开始的并非是一场音乐会,而是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等三家单位组织的一次科学前沿报告会,主讲人是牛津大学实验物理教授布赖恩·福斯特先生,演讲主题是《超弦之音———琴迷爱因斯坦》。而小提琴演奏家杰克·理贝克演奏的乐曲正是爱因斯坦最喜爱的巴赫和莫扎特的小提琴曲。 随后的报告中,布赖恩教授告诉大家:“曾有人说过:‘在我看来,爱因斯坦如果不会拉小提琴,可能不会想出相对论。小提琴有一个在小空间里的宇宙’……” 音乐对爱因斯坦的研究和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主编方在庆先生介绍,爱因斯坦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3岁在他阅读康德的哲学著作同时也发现了莫扎特的奏鸣曲,从此坚持自学小提琴,小提琴也成为他最喜欢的乐器。 爱因斯坦对音乐抱有一种谨慎的尊重,迟暮之年,当抖动的手已经无法如从前一样灵活地拉小提琴时,他就更多地选择弹钢琴。一位朋友想把一把名贵的小提琴送给他,他却表示“我知道我现在的演奏水平”,于是婉言谢绝。 爱因斯坦的演奏水平外界评论尚有争议,有的人认为他的演奏相当了不起。也有些人认为爱因斯坦的演奏水平一般,这大多来自专业音乐家,可惜爱因斯坦演奏录音几无存世。爱因斯坦对音乐的重视与情感,甚至延续到子女的教育当中。他曾对儿子说,“你应该去音乐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爱因斯坦对很多音乐家及其作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最喜欢的音乐家是巴赫和莫扎特,他认为巴赫音乐的典型特征是典雅,而莫扎特则非常优美,相对而言,贝多芬的音乐“过于强烈”。 “不少科学家喜爱巴赫的音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音乐造诣颇深的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前所长胡亚东先生说,“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这其中包含很多数学规则。巴赫音乐的特点就在于,他音乐思维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而且严格符合了数学的规则。有人说他已经直接用音乐来诠释数学了。很多科学家喜爱他的作品可能也与此有关,爱因斯坦也是这样。” |
|||||||||||||||||||||||||||||||||||||||||||||||